当前位置: 压缩机 >> 压缩机前景 >> 小米雷军造车宣誓,当下该不该现在就下手购
3月30日下午,小米集团向港交所提交正式公告,小米董事会已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由雷军本人亲自挂帅。晚间,小米发布会第2场如期举行。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雷军在会上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并宣誓:‘愿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声誉’
朋友圈被各界人事刷屏了,似乎看得出大家都很看好小米的造车计划,小米的这波操作很高调,符合雷军的一贯作风,之所以大家都刷屏朋友圈,并伴随着加油打气的口号是因为这么多年的小米不仅营销做的好,产品确实也值得肯定,性价比超高。
对于这次造车计划,雷军宣布首期投资为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亿美元,为了全力冲刺造车,雷军还特意展示了一下小米的账户,说我们现在账上有亿现金,还有一万多人的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和全球最完善的智能生态,这次造汽车,要全资自己干。这些都成为了雷军高调宣布的原动力和信心所在。
造电动车这个事,早就成为了一个风口。擅长顺势而为的雷军,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旗下子公司顺为资本,早就投资了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在过去的75天里,小米就造车一事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并进行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和2次正式的董事会,经过了反复论证与慎重决策,所以对于造车这事,恐怕早就是箭在弦上了。
在去年的10月份左右,全球最火的概念就是新能源汽车,特斯拉6个月涨了5倍,蔚来汽车是4个月涨了6倍,现在蔚来汽车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法拉利,也超过了福特,更是超过了国内的第一大汽车上市公司,上汽集团。
而特斯拉更是不得了,市值超过了丰田和大众的市值总和。这确实逆天了,都是巨亏的公司,都是现金流为负,全靠融资活着,但是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无限青睐。在新能源汽车面前,传统汽车企业,百余年来建立的资产,都被秒成了渣渣。
某大地产,前段时间也宣布造车,把某大健康改成了某大汽车,结果一辆车都没交付之际,就已经达到了多亿港元的总市值,超过了自己主业房地产市值的2.5倍。
所以只要跟新能源汽车沾边的企业,就能创造巨大的市值效应。
以上为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品牌排名,从全球销量来看,特斯拉已经异军突起,拉开了跟其他车企的差距,model3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动车爆款,这里要说一下的就是比亚迪,其实他的销量还是下降的。
重点来了,以上的分析和延伸都是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一致看好,并且都是站在资本和未来风口的角度来解读的,那么回归到现实,真正的用户体验感受又如何?这应该是未来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和走势的最根本因素吧。
作为小编,说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巧了,最近小编考虑把手上的传统小汽车宝马MINI置换了,上周日逛商场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特斯拉的展厅,在考虑换车之际,也在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有过那么一点点纠结,因为家人有从事新能源汽车工作的,但其实我更偏向于传统汽车,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犹豫性格原因还是有一点滞后,作为传统汽车用户不看好的个人原因有三:
第一,前段时间美国发生了多起特斯拉锂电池辐射大的事情,新闻报道很多。
第二,对于处于风口起步时间较晚的新能源电动车的稳定性和发展性仍然处于观望态度
第三,电池充电的续航能力和长途跋涉的耐受性持有不看好心理
为此,我特地做了点功课,搜索了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的优劣势对比:
1、传统燃油车使用方便,到目前加油站很多,遍地都是,而新能源汽车至少目前充电桩很少。
2、传统燃油车的空调系统,比如开暖风的话,可以利用发动机的热量,这样就不需要启动压缩机。
3、燃油车最大的缺点是尾气排放的问题,尾气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而新能源汽车无污染,这也是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的出发点之一。
4、油价费用问题,目前新能源车之所以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目前的油价不断上涨,汽油价格、柴油价格都很高,传统汽车每年的油耗确实是很大的开支,包括每年的保养;而新能源汽车在这方面却能剩下很大一笔个人或家庭消费。
5、限牌问题,因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零排放,导致新能源车的不限号,这是很大的优势;目前传统汽车限号成了常态,这就给上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6、充电桩数量及置换费用,新能源车,特别是全电动车面临着充电桩很少、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最少的充电时间也得30分钟,而且还是充电到80%。再有,换电池也比较贵,据说十几万的车,换一次电池要七八万。
最后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新浪汽车调查新能源汽车满意度结果显示:35%的车主表示买了电动车之后,后悔了;27%的车主觉得电动车一般般。
原因也有几点:
1、电动车的电池比较容易坏,电池就好比汽油车里面的油箱一样是提供能源的。但对于汽油车来说,油箱里面的油,一般是不会受温度、使用年限的影响的,用完直接加就可以了。对于电动车来说,温度、充放电功率、次数、使用年限等等因素,都会影响电池的容量,它就变成一个易损件了。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有资料,新能源最突出的就是动力电池的故障,占比达到32%。
2、电动车的充电桩也是容易坏,放到燃油车上,就相当于去加油站加油,加油枪坏掉了,加不了油。充电网发布《第二季运营商充电服务大调查》上面讲:95%的车主都遇到过充电桩故障。其中最多的,是充电桩没网络,占了42.11%。
3、充电桩不仅少,找到了也不一定能用,电桩和加油站不一样,电桩比较难找。汽油车加油的时候,加油站一般比较明显,门口有个牌子立着,红红的一个大顶,很远就能看见。但对于电动车来说,充电桩找起来很麻烦,没有统一的标识,每一种充电桩还需要不同的APP。比如特来电、充电网、e充电、星星充电等等,五花八门,一个手机屏幕上面被APP全部装满了。
同样参考充电网发布的《第二季运营商充电服务大调查》里面讲。有80%的用户都遇到过找不到充电桩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指示牌提示不明、引导标识少,都不知道这儿有个充电桩。很多公司为了避免产生额外的电费,还会选择关掉长期不使用的充电桩,这就变成“僵尸桩”了。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市场上充电桩的利用率不足10%,大量充电桩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
4、以为跑高速费电,其实开空调也费电,电动车有个里程焦虑,这个明显是比汽油车严重得多的,尤其是跑高速的时候,电动车反而其实是更费的。这是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电动车没变速箱,跑高速的时候,电机就要转得很快。这就好比你骑着一辆不能换挡的自行车,想要骑快一点,那就只能不停地踩,速度越快,人也就越累,脚就蹬得快的。拿特斯拉Model3举例子,参考美国EPA统计的数据,Model3高速工况比城市工况,每百公里要多耗1.6度电。
除了跑高速费电,电动车平时开空调其实也挺费电的。夏天制冷,燃油车与电动车一样,都是利用压缩机,一个耗油,一个耗电。但是到了冬天,开暖空调,燃油车和电动车就完全不同了。燃油车的暖风就是发动机本身热的,鼓风机吹吹进来就行了,对油耗的影响不算特别大,鼓风机的功率也就是80到W的样子。
但对于电动机来说,没有发动机的,热源哪里来?开暖风就需要额外的加热设备了。常见的加热设备2种:PTC热敏电阻加热器和热泵系统。
所谓PTC热敏电阻加热器,就和我们南方的浴霸是差不多的,利用半导体电阻丝发热,功率在3到5kW左右。
另一种热泵系统,和家里的热空调一样,也是要用到压缩机的,功率2到3kW左右。
无论是PTC还是热泵,1小时暖风开下来,起码多用2到3度电,比开高速的影响幅度还要大。
5、以为换电池不划算,其实卖车也不划算,电池这类配件,厂家一般都是给保修政策的,比如说多少年、多少公里以内,但如果超出标准,自己换电池,就很贵了。
年12月5号,央视有个报道,首批电动车动力电池迎来报废高峰期,很多电动车主面临着两难境地了。换呢?不换呢?要么把车子当二手车卖掉?
记者采访了一位比亚迪新能源车主,车子开了5年之后,电池性能下降了,换电池要4万块钱。问了一下二手车商,10万多买的车子,现在买卖,也是3到4万块钱。
二手车商的负责人表示,普通汽油车,基本上搞个15天就能转手把车子卖掉。但是二手电动车的转售周期非常长,基本上收进来了,要过2到3个月才卖得掉,所以收车的价格就拉得非常地低了。对于我们车主朋友来说,卖二手车也卖不到高价,换电池价格又贵,继续开的话,车子续航又不行。
以上的部分用户体验感罗列的几大点确实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一些待完善的问题,当然存在即合理,问题所在也是改善和进步所在,毕竟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还是非常猛烈的,资本市场的一致看好,和国家免购置税的一系列动作,包括特斯拉的引进,都证明了这个新风口的大力发展势态强劲。
但就目前的种种弊端和小编个人建议而言,还是不建议当下购置新能源电动车的,虽然小编也跟特斯拉展厅业务员约好了这个清明节去驾车体验,但这几天问了几个做汽车的同行朋友,都一致强烈反对我当下购买新能源汽车,所以准备这就婉拒了特斯拉业务员的诚挚邀请,如果实在推脱不了,去试驾一下MODEL3的也未尝不可,回来找机会再给大家分享试驾感受。
总体来说,我还是看好小米大boss雷军的造车计划的,毕竟雷大boss观察了这么久,又投了蔚来和小鹏,应该没少学技术,学流程,学经验教训,后面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所以他很有可能后发先至。毕竟小米之前做手机,做电视,电器,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也形成了一个智能化的生态环境,所以他更有这个资本和条件。把汽车可以做好。让我们期待一下吧~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