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缩机 >> 压缩机优势 >> 写进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目录,合成革治理
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编制了《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目录》,向全社会推广20项先进技术遴选并推广各类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而不久前,这份目录被印发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可以预见,这将会是相关行业未来加大清洁生产先进技术推广的发力方向。
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的丽水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而丽水经济开发区则是全国第二大合成革产业基地,曾一度被“散乱臭、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等合成革产业发展卡脖子“顽疾”所困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先讲一讲合成革了。
天然皮革由于具有优良的天然特性被人们广泛用于生产日用品和工业品,但随着人类对皮革的需求倍增,数量有限的天然皮革早已不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科学家们几十年前即开始研究开发人造革、合成皮革,以弥补天然皮革的不足。
人造合成革由于其原料充足,很多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天然皮革的水平,如外观鲜艳、质地柔软、材质轻薄、耐磨、耐折、耐酸碱、比天然皮革便宜等特点,并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人造合成革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
在生产制造工艺过程中,合成革与人造革生产大量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有机废气,同时根据生产工艺和工序的不同还有含DMF、COD、氨氮等污染物的废水,以及DMF回收精馏残渣等固体废物。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近年来使用量剧增,它的用途很广,可以用于制造人造革或皮革(或称PVC面料、镭射革、防水布)表面材料时作为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的处理溶剂等。二甲基甲酰胺属于有毒物质,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机体,引起中毒反应。
因此,合成革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成为了工业污染的一大污染源。工艺升级、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至关重要。
我们再来说回这项榜单。
这项名为“合成革DMF废水低温高效精馏与两级MVR压缩机耦合节能技术”,正是出自陕鼓集团,也是20项技术入选中唯一一个来自陕西地区的技术。
针对合成革产业绿色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陕鼓创新开发了“合成革DMF废水低温高效精馏与两级MVR压缩机耦合节能技术”,采用两级MVR(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压缩机串联与精馏工艺耦合等先进工艺路线,将含DMF(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精馏分离,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理后产生的蒸汽回用至精馏系统,实现了行业内单套处理能力最大的DMF回收装置(t/h)和行业内首个废水治理及“三废”治理一体化技术突破。
据了解,这项技术能耗较传统行业下降了36%;二氧化碳减排38.9%,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成本降低了30%;固废减量化约70%,中水回用率75%,有效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著名金句诞生的浙江丽水,全国聚集度最高的合成革产业园区坐落于此。
针对园区痛点,陕鼓基于自身在分布式能源领域方案优势及“能源互联岛”智慧绿色系统解决方案实力,创新采用了低温高效精馏与两级MVR压缩机耦合绿色节能回收新工艺,为丽水合成革产业园区打造了样板工程,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丽水合成革园区DMF废水“集中回收、多能互补、三废零排”。目前,陕鼓丽水合成革项目运行稳定,处理能力、排放指标、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均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技改,丽水开发区关停了近20%的低效企业、消减了36.4%的油性生产线、淘汰了23.6%的基布定型机,车间有机废气浓度减少7倍,DMF浓度下降90%。如今,丽水经开区已成为全国时尚合成革产业集聚度最高、绿色发展水平最优、创新发展活力最强、产业生态体系最完整的产业园区之一,成功入围浙江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成为“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