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缩机 >> 压缩机发展 >> 今年,你实现雪糕自由了吗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雪糕和冰淇淋是少不了的解暑“神器”,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大宝宝都无法抵挡雪糕的诱惑。而市场上的雪糕口味也更加丰富:芥末的、鱿鱼的、豌豆黄的,甚至还有东北铁锅炖、大龙虾、长沙臭豆腐以及德式黑啤口味等奇葩雪糕。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口味更加多元,雪糕的价格一直水涨船高。温度越高,雪糕越贵。在雪糕柜台,很难看到3元以下的产品,更遑论小时候5毛钱1块钱一根的雪糕了。网红雪糕动辄十几、几十元一支,10元起步似乎成了常态,不少网友直呼再难实现“雪糕自由”。
其实,说起雪糕涨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年—年,这一阶段原料上涨、人工成本增加推动雪糕市场的更新换代。制造雪糕的原材料:奶、糖、巧克力均开始涨价。除去冷饮生产成本的增加之外,雪糕在人工、运输、包装、冷藏技术等环节成本都有所提高。雪糕正式告别了“一元以下的时代”,以生产冰块、冰棍的本土冷饮厂家,由于在包装、种类、价格等方面无法与大品牌雪糕抗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失去市场优势,要么转型为冷藏厂,要么就是直接倒闭。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阶段
年开始,雪糕纷纷步入3—8元大关,许多冷饮品牌开始推出“高端路线”,市面出现较多单只零售价超10元的冰淇淋。
这些品牌以生牛乳、稀奶油为主要用料制作出的“全乳脂冰淇淋”不仅了丰富了口感,也满足着人们对雪糕健康、品质及商品体验的消费需求,价格自然也不便宜。这一轮雪糕涨价,其实是品牌消费引导和消费需求升级,将寻常雪糕带到了一个“高级”的层面。
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的雪糕借势“互联网+”乘风而起,网红雪糕、文创雪糕蜂拥而至,价格轻松破10。这类雪糕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开始推出更好吃、好玩、好看的产品。不仅仅是用料进行了提升,造型也有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市面上有樱花状、宝塔状、锦鲤状、三星堆风格、故宫宫殿风格等新样式。满满文艺感,这样的雪糕能不贵吗?
雪糕成本究竟有多少?
雪糕为啥越来越贵?不得不说起雪糕的成本。
雪糕一般是由水、奶乳及各种添加剂制成,其中水是主要成分,而制作雪糕的技术工艺并不复杂,技术壁垒也不高,所以对于普通雪糕而言,成本不会有很大浮动。
除传统雪糕外,近几年新潮雪糕产品品质普遍提升,原料成本也有所上升。很多雪糕品牌都在尝试进行原料、技术、包装等方面的创新。
例如将水果、肉松、秘制水果丁和雪糕结合,还有在做威化壳雪糕时自己投入模具等,这些创新都需要进行设备上的改造,这部分成本也推动了雪糕价格的上涨。
(图片来源网络)
高档雪糕工艺复杂,前端要配料杀菌,后端要凝冻灌装、冷冻储存。很多高端产品还具有严格的品质控制系统,设备、人员以及品控维护都需要付出高额成本。
最后,就是进口材料,换而言之——“内卷材料”,雪糕品牌为了用口味占领市场,一味尝鲜,用更多的料,更贵的料,包括进口奶粉、进口巧克力、进口水果等较好的原材料,让原本平价的雪糕制作成本直线上升,变得不再亲民了。
链接
雪糕发展历史
公元前年,亚洲就出现现代冰品的原型,类似于今天的刨冰。
公元前年,埃及法老常会以一碗冰混合果汁来招待客人。
公元前年的波斯,有人制成有玫瑰水味道的冰糕贡献给皇室。
公元37–68年之间,罗马帝国尼禄曾命人从高山上取下冰雪,拌以水果和牛奶食用。
唐《酉阳杂俎》记载了流质的酪饮、冰酪与糖酪,以及低温凝固如奶油小山的酥山等。
传说年,从意大利出嫁到法国为皇后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将冰淇淋的制备工艺带到法国。最先制造出类似现代冰淇淋的产品是路易十六的御厨,该产品主要原料是奶油和冰块。
年,美国工程师帕金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制冷装置,随后,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机在澳大利亚诞生。
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牛奶商人将冰淇淋工艺工业化。
年,德国化学家冯林德发明了以氨作为制冷剂的冷冻机,随后设计了小型化冰箱。年,蛋卷冰淇淋在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年,家用冰箱在美国诞生。
年,做冻肉生意的和路雪公司决定改做冰淇淋。
年,海宁洋行成为中国第一家大规模生产冷饮的工厂,其美女牌冰淇淋垄断市场。年,冷藏卡车发明问世,取代了早期的运冰式冷链。
年,光明牌雪糕问世。
年,全球冰淇淋、雪糕、冰棍口味在1万种以上。
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亿。
年,冰激凌行业将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健康化、零食化、个性化、数智化、IP化、网红化”等特点。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