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清除挡风玻璃的积雪当白雪覆盖了爱车的时候,有些车主为了省事、省时间,在上班前只清除挡风玻璃的积雪就匆忙出发。影响:冬季汽车被大雪罩住是北方地区很常见的现象,车主不能只清除挡风玻璃上的积雪就上路。在行驶中发动机盖上的积雪会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而融化,变成雪水腐蚀车漆。残留在雨刷上的积雪可能会冻住雨刷,造成雨刷不能正常使用,甚至损伤雨刷电机。同时在车顶上的积雪,会因为刹车惯性而涌到前挡风玻璃上,遮挡驾驶员视线。如果被风吹到后面车上,同样威胁着自己车辆的安全。再有后挡风玻璃也是驾驶员重要的视觉窗口,如果不能顺利清除积雪,同样是一种非常不安全的隐患。正确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热车的时间清除积雪。方法是上车后,先着车,然后找一块硬质塑料板或者纸板(如胸卡、杂志封面等)刮掉车身表面的积雪,包括车顶、前后挡风玻璃、发动机盖、后备箱等位置。注意不要使用坚硬、锋利的工具,以免刮伤车漆。在清洁挡风玻璃时,特别要注意雨刷,要将雨刷先立起来,待清洗好之后再放下。如果雨刷不能正常摆动的话,要马上关闭雨刷开关,等温度升高后再试一试,如果还不能正常工作就要到修理厂检查了。一上车后立即开暖风冬季为了取暖,刚一着车就立即把暖风打开。影响:很多人认为开暖风的能量消耗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暖风的热源是来自发动机,不像制冷的空调压缩机需要消耗大量电和油。而使用暖风时能量消耗主要是风机上的用电,汽车上电源是由发动机的多余能量转换过来的,所以不会增加汽车的负担甚至可以帮助冷却发动机。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的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汽车暖风的热量的确是来自发动机的余热,风机的用电也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刚刚着车的时候,汽车正处于暖车阶段,不是正常工作温度,此时打开暖风会增加冷却水的循环线路,从而增加暖车时间。而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运行时,会因为混合气体过浓,而大大增加油耗。而且在刚刚着车的时候,发动机的冷却水温也不足以满足暖风所需要的热量,所以着车后不要急着使用暖风,这样即费油,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正确方法:暖风的使用时机和暖车有些类似,主要看水温。一般水温升到70摄氏度左右,就可以打开暖风了。需要注意的是,暖风如果长时间不用,在使用前要提前做好检查,检查各开关、管路有无漏水的迹象。特别是使用过多年的旧车,更要勤检查。冬季不热车冬季时不热车,着车后直接冲上马路,使许多新司机常犯的驾驶错误。这种行为对发动机的损害很大。影响:冬季气温很低,特别是中国的北方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30℃以下,而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在90℃左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温差。如果此时着车后,直接上路,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时,机油粘度最佳、汽油充分汽化、发动机磨损最小、尾气排放正常。假如你的汽车在一个低温的环境里,机油会变得相对粘稠,此时的机油会成为发动机强大的阻力,不但不能起到正常的润滑效果,还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同时增加不必要的油耗。所以冬季出车前适度暖车是十分必要的。正确方法:着车后等一会再出发,具体等待多久要看室外的温度、停车位置、停车时间等因素。具体标准,就是看水温表,一般轿车的水温表起始温度都在60℃左右,热车只要看到水温表开始动了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不要等到进入最佳的工作温度,这样同样会增加你的油耗,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不过刚刚上路,最好不要做激烈的驾驶,因为轮胎和变速箱同样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没完没了的热车冬季为了让汽车进入最佳工作状态,热车时间过长,也是一种毁车行为。影响:冬季长时间停车之后,适度热车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汽车的磨损,降低排放。但是如果大油门热车、长时间热车同样会造成汽车的损伤。在低温状态下,发动机润滑油很稠,阻力很大,大油门让发动机的转速迅速提升,但润滑油不能及时补充,会造成发动机润滑不良,导致发动机过度磨损。甚至可能会因为瞬间增加的润滑油压力,造成机油滤清器之类的润滑油路故障。因热车时油门过大严重者可造成机油滤清器报废。另外,长时间的热车也是不经济的,在原地消耗大量的燃料,会增加油耗,这也是现代汽车驾驶的大忌。正确方法:至于热车的时间多少合适,我们已经在上一页有明确地说明了。需要强调的是,热车不只是对发动机的预热,其它需要润滑的地方,比如变速箱、传动轴等部件,都需要预热,所以在刚刚驶出停车场的时候,不要急于加速,因为在停车状态下,这些部位是无法预热的,它们需要在行驶中预热,所以整个热车过程应该包括刚刚行驶出的一段时间。猛踩刹车刹车是汽车上最常用的操作,也是最能体现汽车驾驶员技术水平的地方,就像最能体现厨师水平的就是做一道“家常菜”一样。新手一般在踩刹车的时候,力量较重,特别是在停车的瞬间,汽车会有明显的点头感觉。影响:猛踩刹车,从感观上判断,会觉得新手的刹车不流畅、不柔顺,其实这种操作不仅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对悬挂系统、刹车系统和轮胎都不好。为了抑制刹车带来的冲击,悬挂系统首先起着缓冲作用,坐在车里感觉到的点头现象,基本都反馈到了悬挂上。猛踩刹车还会增加刹车摩擦片的摩擦力度,加大刹车片的磨损。轮胎在紧急刹车的时候,也承载了较大的负荷,由于刹车力度过大甚至可能出现轮胎拖带的现象。另外,大力的刹车,就意味着瞬间抑制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变相增加了油耗。所以猛踩刹车是一种毁车、耗油的傻瓜行为。正确方法:用武术的术语来形容刹车的话就是:不专业的刹车就像“外家拳”刚劲有力,专业的刹车方式就像“内家拳”连绵不绝。也是就说刹车不要一脚踩到底,要一气呵成推下去,当车速明显下降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松刹车的力度,让汽车柔柔的停下来。冷水洗车用冷水直接冲洗车辆。影响:用冷水洗车,对汽车的影响主要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冬天气温很低,钢铁结构的汽车本身就是热的良导体,冷水浇到汽车上,马上就会冻成冰,不仅很难达到清洗的效果,冰块甚至会弄伤车漆。洗车时汽车表面的冰膜还很难清除,这些冰随时可能冻住门锁、车门、雨刷等。在轮胎和刹车系统上的冷水也很快会结冰,轻则影响汽车的启动和刹车效果,重则可能导致刹车失灵。在夏天用冷水洗车对汽车同样不好,这里说的不好是刚刚在烈日下跑完的热车,用冰冷的地下水直接冲洗会因为瞬间降低汽车的表面温度,引起汽车金属部分的热胀冷缩变化,这不仅是金属产品的大忌,就是轮胎这样的橡胶产品也会因为忽冷忽热而“感冒”。所以在极冷或者极热的情况都要谨慎使用冷水洗车。正确方法:冬季气温低于冰点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冷水洗车,在北方地区的城市里,冬季的温水洗车还是挺普遍的。如果在没有温水又非要洗车的时候,可以利用路边的积雪,雪水洗车一般不会产生结冰的情况,不过一定要用没有污染过的雪,带有融雪剂的雪是千万不能用的。在夏天,尽量不要让处于高温状态的汽车直接和冷水接触,可以在洗车的地方稍停一会,待发动机、轮胎和汽车本身的温度有所下降,再洗车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洗车后不擦干一些新司机汽车刚洗完,还没来得及完全擦干,一脚油门就蹿了出去。影响:洗完车之后一定要擦干再上路,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认为湿润的汽车表面可以减少紫外线的伤害。其实恰恰相反,汽车表面的水珠就像聚光镜一样,不仅不会降低紫外线对汽车的伤害,还会有所增加,加快车漆的老化。在中学的物理实验课上有这么一个简单的试验:把水滴在玻璃片上,用火加热,很快水就蒸发了,而在玻璃表面会留下一个干涩的痕迹,这个实验的结果证明水是有杂质的。我们洗车的过程也是一样,虽然车漆表面的水是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蒸发了,但会留下一个干涩的痕迹,而且这种痕迹很难清洗,从这个角度看,洗车带来了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洗车之后擦干再上路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冬天,不擦干汽车的危害就更明显,因为冬天不仅有来自阳光对汽车表面的威胁,寒冷的气温对汽车的影响更直接。湿润的汽车可能会冻住锁空、车门、电窗,甚至还有关系到驾驶安全的刹车系统和轮胎。另外,和频繁洗车一样,不把车擦干,汽车也经常处于一种湿润的状态,会增加汽车金属表面的氧化速度。所以汽车在清洗之后,一定要擦干后再出发。正确方法:方法很简单,就是洗车之后,把车身完全擦干再上路。擦干车漆最好使用专用的洗车麂皮,这种产品最大的好处是对车漆的磨损较小,而且在玻璃、金属表面擦拭之后不会留下痕迹。添加不同品牌的防冻液将不同品牌防冻液混合使用。影响:近几年汽车防冻液已经成了所有轿车的四季使用产品,因为它有沸点高、冰点低、耐腐蚀、不结垢等特点,所以车主们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了防冻才使用这种产品了。但防冻液毕竟不是水,它是人工合成的化学产品。各种品牌的防冻液虽然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但各种产品之间的化学性质可能差别很大。如果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混合使用,会破坏原来的化学成分,产生沉淀物或气泡,对橡胶密封造成损害,通常会造成水泵水封及焊缝处漏水现象。为了便于运输与储藏,有些防冻水箱冷却液加工成浓缩液状。使用时必须加水稀释,才能取得最佳防冻效果。最好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稀释,不得已时也可使用冷却后的开水稀释,切不可使用自来水、地下水或地表水稀释。否则,易导致水垢的产生或加重对冷却系统的腐蚀作用。加水稀释的比例,应依据防冻水箱冷却液外包装上的使用说明,结合使用地区和季节确定。正确方法:不要使用水作为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各品牌的防冻液不能混合使用;也不能往防冻液里加水(加水型防冻液出外)。在北方严寒地区的车辆,要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特点选择冰点较气温低10摄氏度左右的防冻液。如果发现防冻液内出现悬浮物、沉淀物或变质、变色应及时更换并清洗系统。此外,通常厂家规定防冻液的使用年限为一年或二年,也有十年的,但不光要受年限控制也要受公里数限制,通常限定在公里应及时更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