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缩机 >> 压缩机介绍 >> 云米AI空调Milano2新家迎来智能温
给新房子添置家电的任务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眼看着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就过去了,再过不到半个月就要迎来夏天了。虽然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一些,不过到了三伏天还是热得难受,于是安排空调也提上了日程。照例首选还是互联网品牌,且要兼容米家,与智能门锁以及其他产品形成智能家居联动,也算是满足自己“科技宅男”的小小偏好。
几经对比之后,这次选择的是云米刚刚推出的一款AI空调Milano2,从命名来看就是上一代Milano的迭代版本,这款空调主打的是AI语音交互和AI智慧感温功能,让空调自身拥有完善的“思维逻辑”,在AI模式下自主判断调节至合适的温度,同时也支持语音交互,避免找不到遥控器的尴尬。安装并体验一段时间之后,这里和各位聊聊我的体验心得
包装开箱
下单的那天刚好是这台空调首发的日子,云米选择顺丰运送,速度也比较快。本地顺丰派送小哥恰好还是我的两位老同学,这机缘说来也巧。简单叙旧之后开箱验货签收,次日找来小区搬运师傅帮忙抬上楼。
外机采用大件家电的包装结构,有两条扎带固定,箱体印刷依旧是云米传统的风格,减掉扎带并向上抬起即可打开箱子。
箱子侧边标记有外机的技术参数及包装内容,外机净重23千克。
考虑到主卧的面积不小,所以选择了1.5匹的版本。外机体积比较大,三围尺寸为**mm,机身整体以金属材质为主,部分组件搭配以塑料材质,与主流空调外机一样选用白色配色,避免过分吸收热量导致散热不佳。
左侧设计有圆形的散热格栅网罩,透过网罩可以看到里面的大尺寸扇叶,右侧贴着云米Logo的标签。
背部覆盖有大面积的蓝色散热鳍片,仔细观察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散热铜管。散热鳍片从背部延伸到机身侧边,不过考虑到机身结构强度,侧边有挡板加以固定。背部中间偏左上方的位置设计有温度传感器。
机身右侧由一整块盖板覆盖,上方设计有便于搬运的扣手,拆掉盖板后内置有接线柱等,主要用来与内机连接。靠下方的位置有两个铜管接口,一粗一细,与内机连接。
外机包装箱中附赠有两条铜管、冷凝水排水管、冷凝水管接头、墙孔填充泥、墙孔装饰盖板以及用于捆绑铜管和线材的绑带。
内机采用普通的瓦楞纸箱子,同样有扎带固定,箱体印刷如图。侧边同样标记有铭牌信息,内机净重为12千克,靠上方贴有机身串码标签。
箱体内有厚实的塑料泡沫填充,且机身外侧有塑料保护套,去掉之后可以看到内机本体。由于这台空调不带新风功能,内机体积稍小一些,三围尺寸为**mm,安装起来也不会显得特别笨重。
机身正面先不多说,背部整体为白色塑料盖板,挂架默认安装在机身上,从机身内有延伸出来的两条铜管、冷凝水管以及供电、与外机连接的两条线材。
机身顶部设计有大面积的滤网格栅,透过格栅可以隐约看到机身内的一些零部件。
安装服务
这次云米派自己的售后团队来安装,总体还是要给好评的。下派安装工单之后师傅与我电话联系,确认安装地点和时间之后与次日准时上门。考虑到安装空调在阳台与卧室的小墙上打孔会污损墙面,所以去年装修之前就让水电师傅帮忙开了两个孔(当时没有决定安装哪款空调,部分空调带有新风功能),现在只需要在阳台上再开一个孔穿到室外即可。
为避免阳台瓷砖掉落以及考虑到师傅作业的安全性,选择从室内向外打孔。阳台墙面比较薄,且我们当地的房子多是砖结构,并不费事。
稍作休息之后开始在内机上连接铜管,之前搞过几台空调我对这些也不太陌生,不过这次需要跨过阳台再安装到室外,附赠的3米管材已经不够了,之前与师傅沟通带了延长管过来,现场测量长度之后用铜焊的方式进行延长处理,最终长度达到了5.5米。延长管外面同样得包裹上保温海绵,并且与外机连接的线材也需要延长,师傅又转型为电工一阵忙活。
连接好这些以后开始固定内机,将挂架拆下来放到墙面上测量打孔,用附赠的涨塞将挂架固定起来。由于延长的管材比较长,且铜管不能用力弯折,悬挂内机多少有些费事,我与母亲上手帮忙,四人合力将内机挂到墙上。
内机装好之后我才发现装修的时候存在一些不太合理之处,空调插座的位置留得很尴尬,一方面导致空调无法靠近左边的墙体,室内走在明面上的管比较长,多少有些不太美观;另一方面插座刚好被管挡住部分,正装插头没办法插上去,无奈只能倒过来装。装修时挖的坑这里就不多提了,只是希望各位今后在装修的时候要提前考虑到这些细节。
内机整体采用灰白拼接的配色,挂起来倒也不显塑料材质的廉价感。正面盖板部分左侧为白色,左下角标记有云米Milano2的标识字样;右侧的竖条灰色部分内置有显示屏、扬声器及麦克风拾音开孔。这种设计多少还是有些割裂感,不过我更在意的是灰白配色的科技感,与我灰色的墙面也比较搭配。
室外机安装就比较麻烦一些了,五楼,楼体没有空调安装位,且物业安装有防盗护窗,师傅与我协商之后决定将护窗下方的部分切开一个口子将外机放下去。切开之后师傅先从开口的位置下去踩在楼下的护窗上打孔,之后将外机挂架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上。
之后两位师傅合力将外机从切开的口子上放下去落在挂架上,利用外机和护窗支撑身体伸手下去将四颗螺丝固定好,确保外机与挂架安装稳固。最后一步连接铜管和线缆,调换方向之后还是同样的姿势,操作看看起来比较困难。起初我对师傅提出的安装办法还有些疑虑,不过安装好以后外机顶部刚好与护窗切开的口子吻合,挡住了这个部分,同样起到防盗的作用。
回到室内清理并休息之后,先用遥控器开机通电测试,确认无误后送师傅离开。安装过程大概花了三到四个小时,楼上安装确实比较费工夫。
使用体验
体验部分就要结合空调的功能讲起,为Milano2通电之后便有语音提示,只需对着空调喊出“开机”唤醒词就可以自动开机。语音交互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用户解放了双手,用最简单的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实现了人机交互。开机之后机身右侧屏幕亮起,上方数字字体十分醒目,下面的模式图标为彩色显示,非常容易辨认。
通过语音交互可以实现的功能非常丰富,包含温度调节、风量调节、模式切换、音量调节、灯光调节等等,对于经常想调节温度却找不到遥控器的同学来说简直是福音。实际体验下来语音识别较为灵敏,且响应迅速,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搭载了远场语音技术,在远距离情况下也能自如语音操控,比如到家进门换鞋的时候就可以远距离唤醒空调开机。
另一方面,云米Milano2空调搭载的是科大讯飞的语音引擎,且存储在本地,无需联网就能进行识别,响应快速及时。此外云米空调的语音助手支持多连续对话,在短时间内与其对话不需要反复唤醒,改变了传统语音助手存在的弊端。当然本地语音引擎的语义识别比较单一,指令词汇只能用系统预设好的几个,初上手还需要一些时间去习惯记忆。
除了AI语音交互之外,云米Milano2还设计了AI模式,开机之后无需手动设定空调的工作模式和温度,系统会通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室内温度数据,再通过AI算法自动调节空调的模式和温度,保证室内温度处于舒适的状态。结合我自己的体验,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开启AI模式就特别合适,空调自动调温,不必担心半夜吹得冻醒才起来找遥控器,果然科技就是为了懒人而生的。
与此同时,AI模式也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刚开机会全速运转进行制冷或制热,将房间温度快速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当室内温度稳定后会转入ECO节能模式,节约电量。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自动转入低噪音模式,工作噪音控制在22db以下,同时关闭机身屏幕背光,避免影响用户正常入眠。
睡眠模式设定为8个小时,刚入睡时微微升温,入睡后两小时再次升温,全程保持恒温状态,风力自然柔和,体感舒适,快睡醒的时候温度缓慢下降至正常状态。通过这套完整的工作机制会给用户一种自然、贴心的印象,好似有一位保姆在调节温度,将科技的冰冷属性转换成舒适的关怀。
除了这些充满科技感的AI功能之外,云米Milano2本身还是一台普通的空调,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手动切换工作模式和调节温度。云米Milano2附赠的遥控器设计颇有设计感,白色的机身辅以类肤质感,触感温润舒适,加之修长的形态和圆润的边角过渡,握持手感上佳。遥控器顶部的屏幕带有背光,便于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下也能看清楚内容。
功能按键及操作逻辑与其他空调差别不大,包含有制冷、制热、除湿、送风、除菌、自清洁以及AI共七种工作模式,通过模式键可以循环切换,另外还为AI模式预留了独立按键。最近制冷和制热都会用到,晴天中午比较热,阴雨天则比较冷,对于北方来说刚下暖气这一个月反倒是空调使用频次最高的一段时间。温度调节的区间范围区间在16-31度,一般白天调节至22-24度就比较合适。
云米Milano2提供有五档风速调节,不同风速下制冷/制热效率和体感也有所不同。体验期间我也分别测试了不同风速档位下的噪音,测试位置为空调正下方大约1米左右,相比一般用户所在位置要近一些,具体数据整合在上面一张图片中。
出风方面,云米Milano2支持上下摆风和静止两种状态,默认为静止,开启摆风以后出风口挡板会慢速上下摆动,引导风从不同的位置吹出来,起到加快室内空气流通且避免直吹人的作用。
云米Milano2搭载的是直流变频压缩机,制冷效率高,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可以做到平米/小时的循环风量。体验期间室温基本在21度左右,将空调切换至制冷模式并调节至18度,实测降低至19度大约耗时20分钟左右。这几天的室温还算适中,无法测试较冷环境下升温或是较热环境下降温的实际表现,之后我会将测试数据分享到微博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