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

增程技术可以克服续航焦虑,能否自己改装

发布时间:2023/3/24 18:23:36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一边开、一边充,续航里程无限长。

这就是增程式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日常代步正常充电当电动汽车开,跑长途的时候加油就行;这样的车确实省心,尤其是在现阶段充电站普及率还不够高的时候,可是增程汽车的可选项并不丰富,插电混动汽车的消费门槛目前是“≥11W”,门槛还是略高了。

那么能不能自己买一台燃油动力发电机,随车装在后备箱里,在驾驶的时候接上充电口,实现「外挂式增程」呢?

曾经流传着这样的图片,似乎是可以实现的吧,然而这是个错误的理解;图片显示的内容其实是停车后充电,在行驶中是没有办法充电的,因为任何类型的电池都做不到“边放边充”。

增程运行模式的概念如下:

内燃机(发动机)启动后开始发电

给动力电池组充电

给驱动电机供电

增程模式是要跳过电池组的,或者“并联输出”,说白了就是内燃机带动发电机运转给电机供电,在高电耗的速度区间可以实现由发电机和动力电池组同时供电;可是却做不到电池组一边充电、一边放电。

电池“充电”的概念并非“消耗+补充”,充电和放电都是化学反应;比如锂电池在充电时为电流作用于极板,与电解液进行反应,实现锂离子从正极移动到负极;放电过程则是锂离子从负极移动到正极的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电流是结果,也是我们需要的结果,利用的了这个结果才能体现电池的价值。

在电池内部无法同时进行充放电的两种反应,所以增程式驱动系统并不能简单改装而成。控制系统首先要做到的是能够给电动机直接供电,其次是内燃机加发电机的额定功率要大于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否则也无法正常增程。

比如车辆装备的是kw/N·m的永磁同步电机,车辆在急加速的时候的耗电量就是千瓦,如果频繁的急加速则耗电量必然会非常之高,可以高达百公里度,相当于66.66L/km的耗油量。

看似这是个很夸张的数据,可是为保证车辆有充沛的动力,电动机的功率就必须足够高(内燃机的排量也要足够大);而留有冗余后就难免会有些司机激烈驾驶,那么增程器的额定功率就必须做到与之持平或接近,功率总要在-kw之间,会频繁高功率输出的特殊车型、诸如跑车或越野车的话,功率就要达到-kw区间才可以。

咱们能购买到的普通发电机,比如有些房车使用的驻车发电机,其额定功率连超过5千瓦的都不多,以极高的转速运行,每小时的发电量不过是五度以内;很显然普通的发电机并不适合汽车,这种功率标准只适合电瓶车,之前也确实有过改装爱好者给两轮电瓶车加过发电机,也能够实现理想的增程效果。

汽车想要实现有效增程,需要的是与燃油动力汽车相同标准的内燃式发动机。

一般紧凑级以下的车辆需要1.0-1.5L(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中型及更大尺寸的车辆需要1.5T-2.0T,这是汽油机的标准;客车和卡车可是用1.0T-2.0T的增程器,重型卡车可以用到2.0T-3.0T。

至此可以确定普通电动汽车没有改装增程系统的可能性了,目前只有部分品牌的大型客车给车辆留有增程系统的安装位,也就是车辆本就支持增程,但由于某些用户不需要增程,所以才设计出纯电版并预留升级空间;家用代步汽车是车身长度不足六米、核载人数不超过九人的小、微型载客车,所谓的中型、中大型、大型或全尺寸,只是在“小微型”的范围内重新进行的定义而已。

这些车的空间非常有限,没有空间可以预留用于增程器的安装。

不过还有一个方案有可能实现电动汽车的增程升级,曾经某地方交通研究院的工程师提出过“电磁单缸机”的概念,通过电磁活塞技术配合超大压缩机和超长形成的气缸,气缸的形状可以像炮管一样;这种超大压缩比的单缸机可以双向行程发电,功率非常高,同时可以采用柔性固定的方式,并且很少占用车内空间,如果这种“电驱内燃机”能够落地,未来的乘用车型也有望改装为增程式汽车。

(技术方案来自某安徽汽车研究院的工程师,可行性在论证阶段)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83.html

------分隔线----------------------------